恋绣衾·漏残酒醒灯半昏

词牌名恋绣衾|朝代:清朝|作者:项鸿祚|

漏残酒醒灯半昏,被池寒,檀篆自熏。想月转,墙西角,悄无人,愁过夜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城子·帐里鸳鸯交颈情五代·和凝 帐里鸳鸯交颈情,恨鸡声,天已明。愁见街前,还是说归程。临上马时期后会,待梅绽,月初生。
  • 2.《送高宰宋朝·许景衡长爱西湖无点尘,楼台倒影杂星辰。未能把钓为閒客,且喜鸣琴有主人。摇桨何妨长载月,新堤最好是游春。何须更说林间雉,看取熙熙百里民。
  • 3.《赐答郑采宋朝·赵昀秋思太华峰头雪,晴忆巫山一片云。去国归来犹未得,诗篇遥赠北山君。
  • 4.《送座主给谏王公还贵阳清朝·汪师韩一叶秋原去国情,十年毂下避骢行。北宫久预参裁事,东掖咸知驳奏名。独鹤绝群先路翥,寒鸡催客早晨鸣。黑云杳杳生蛮箐,鞞鼓西南未解兵。
  • 5.《登劳山明朝·邵贤坤轴危分镇巨鳌,山如剑戟战方鏖。鼓钟镗鎝东西院,丹碧参差大小劳。石柱华楼阑海出,龙岩狮石倚天高。我来无限登临兴,点染风烟信綵毫。
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项鸿祚(1798~1835),清代词人。原名继章,后改名廷纪,字莲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两应进士试不第,穷愁而卒,年仅三十八岁。家世业盐筴,巨富,至君渐落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。他与龚自珍同时为“西湖双杰”。其词多表现抑郁、感伤之情,著有《忆词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补遗》1卷,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。

项鸿祚论词认为:“夫词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声,声分调,亦犹春庚秋蟋,气至则鸣,不自知其然也。”(《忆词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说:“幼有愁癖”,从他的写作实践看,他多写伤心之词,愁苦之音。如“黄叶声多,红尘梦断,中有檀栾径。空明积水,愁浩荡千顷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凉,翠绡弹泪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几时流到钱塘”(〔清平乐〕《元》),可见一斑。他的词出入于五代、两宋之间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艳、婉转幽深的特色,与纳兰性德、蒋春霖的词较近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评为“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艳哀断”。缺点在于题材狭窄,且囿于言愁说恨,格不够多样。朱孝臧《彊村语业》评:“无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,兹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