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歌子·其三

词牌名南歌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项鸿祚|

花影层层碎,炉烟细细吹。谁识恨千丝,只愁遮不断,两相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李都尉古剑唐朝·白居易古剑寒黯黯,铸来几千秋。白光纳日月,紫气排斗牛。有客借一观,爱之不敢求。湛然玉匣中,秋水澄不流。至宝有本性,精刚无与俦。可使寸寸折,不能绕指柔。愿快直士心,将断...
  • 2.《骊山有感二首·其一宋朝·伊喇霖苍苔径滑明珠殿,落叶林荒羯鼓楼。渭水都来细如线,若为流得许多愁。
  • 3.《赠方矫亭明朝·何瑭末世重功名,古人崇道义。趋向一以殊,此取则彼弃。孰知方寸中,本是经纶地。卓哉矫亭君,盛德愚所庇。再拜治心篇,贤圣可同志。
  • 4.《秋日李远及偕侄东宛过访山堂即别明朝·何巩道二阮同行入竹林,野人门巷正秋阴。不嫌酒薄篱边买,忽觉花香风际寻。半日车骑淹陋室,十年心事上孤琴。欲知别后愁如许,今夜归潮问浅深。
  • 5.《盛湖清朝·汪文柏矮屋环湫市,洄流界叠塍。夜灯千匹练,秋雨半湖菱。击榜吴娃捷,评珠贾客能。辛勤终岁力,犹未足催征。
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项鸿祚(1798~1835),清代词人。原名继章,后改名廷纪,字莲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两应进士试不第,穷愁而卒,年仅三十八岁。家世业盐筴,巨富,至君渐落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。他与龚自珍同时为“西湖双杰”。其词多表现抑郁、感伤之情,著有《忆词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补遗》1卷,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。

项鸿祚论词认为:“夫词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声,声分调,亦犹春庚秋蟋,气至则鸣,不自知其然也。”(《忆词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说:“幼有愁癖”,从他的写作实践看,他多写伤心之词,愁苦之音。如“黄叶声多,红尘梦断,中有檀栾径。空明积水,愁浩荡千顷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凉,翠绡弹泪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几时流到钱塘”(〔清平乐〕《元》),可见一斑。他的词出入于五代、两宋之间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艳、婉转幽深的特色,与纳兰性德、蒋春霖的词较近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评为“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艳哀断”。缺点在于题材狭窄,且囿于言愁说恨,格不够多样。朱孝臧《彊村语业》评:“无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,兹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