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莎行·南耕花径成

词牌名踏莎行|朝代:清朝|作者:陈维崧|

杂卉葳蕤,群葩葱峭。红英紫萼纷相照。藤萝深巷碧如天,蔷薇低架平于帽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梨花山宋朝·史宜之梨花飞雪满春山,错认寒梅露玉颜。几日登山寻乐境,香风满袖放船还。
  • 2.《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弘诲远别仓皇归路长,王孙芳草怨斜阳。祇知世子能共命,未念辞亲亦有方。针虎百身宁可赎,子胥一剑为谁亡。悠悠思子宫前水,欲赋招魂恐断肠。
  • 3.《次韵题必照轩宋朝·释德洪曈昽晓日出苍凉,草木欣欣露叶光。千里秾纤上眉睫,一区形胜发天藏。有诗摹写江山美,无计遮拦岁月忙。韵险暗惊才力短,坐令毛颖秃锋铓。
  • 4.《和戴奎韵元朝·许上之溪上扁舟载鹤过,红尘回首谩如何。晚年丘壑襟期好,此日江湖感慨多。狂客空遗鹦鹉赋,家人休唱扊扅歌。等閒一笑成疏放,倒着秋衣似败荷。
  • 5.《寄友人明朝·何其厚十年曾裕国,三载已悬车。官拙难经世,家贫好著书。窥园通水灌,治圃带云锄。自矢羞庭谒,遗肝莫问予。
陈维崧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维崧(1625—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,阳羡词派领袖。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。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陈维崧出世,幼时便有文名。十七岁应童子试,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。与吴兆骞、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“江左三凤”。与吴绮、章藻功称“骈体三家”。明亡后,科举不第。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,陈维崧亦寓居商丘,与弟同居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十一,陈维崧访冒襄,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,冒襄派徐紫郎)伴读。
康熙元年(1662年),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、张养重等修禊红桥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举博学鸿词科,授官翰林院检讨。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享年五十八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