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常引·男儿勋业古来难

词牌名太常引|朝代:元朝|作者:刘因|
男儿勋业古来难。叹人世,几千般。一梦觉邯郸。好看得、浮生等闲。红尘尽处,白云堆里,高卧对青山。风味似陈抟。休错比、当年谢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夜登戍楼有感宋朝·沈松年午夜风高入太清,手攀松桧触云行。月明边塞人千里,秋到中原雁一声。妄冀烂羊悲老大,不甘屠狗误平生。秦关极目江天远,忽听征笳奏五更。
  • 2.《伤春明朝·王鸣雷最厌生年近五旬,髭须渐渐白如银。杜康数盏堪消恨,春鸟一声能感人。何处常行歌舞地,也曾经过乱离身。家妻太笑无高策,红烛偷光敢忘邻。
  • 3.《风梅明朝·祁顺飞雪无声点画阑,树头春意已含酸。天公为促调羹早,故遣狂风昨夜寒。
  • 4.《催拍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笑吟吟一同到此。哭啼啼独自散归。你归到罗帏。归到罗帏。翠被生寒。此恨谁知。无计留连。阁不住泪眼愁眉合前末。
  • 5.《送陈说岩宫詹奉使祀北镇·其二清朝·王又旦佳气葱葱傍海生,营州今是汉西京。龙归丰沛连朝饮,火照枌榆彻晓明。旧事华封传道路,当时羽骑绕边城。振衣直上高峰望,大漠烟销北斗横。
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

刘因(1249年—1293年),字梦吉,号静修,元雄州容城(今河北徐水县)人,元代著名理学家、人。

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,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,元灭南宋,他屡作哀宋之文,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。至元十九年(1282年),应召入朝,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,不久以母病辞官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朝廷再度征召,刘因以病拒绝。至元三十年(1293年),刘因病逝,朝廷追赠翰林学士、资政大夫、上护军,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谥“文靖”。

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、元初北方理学大家,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。刘因初为经学,以朱熹为宗,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,在天道观方面,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“气机”,主张专务其静,不与物接,物我两忘。在为学方面,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、《语》、《孟》,然后依次读史、诸子,主张读书“必先传注而后疏释,疏释而后议论”。他的“古无经史之分”之说,对后来章学诚“六经皆史”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