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拨棹·三更里

词牌名川拨棹|朝代:元朝|作者:王哲|
三更里,瞥看银蟾圆不缺。吐出一轮光明,满天莹然有别。向南方也,玉花结。白鹿前来行得窃。便衔他新皎洁。将去圭峰山头,独自口中啮*。害风儿,怎生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牧牛明朝·王锡爵垄上归来跨牸行,扬鞭遥指暮云生。明朝共把春犁去,闻道君王欲省耕。
  • 2.《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二首·其一宋朝·许景衡能诗老工部,好锻狂中散。相望千载间,未觉风流远。
  • 3.《送谢鹾使明朝·何巩道金貂七叶旧家声,心在三湘水共清。鲸浪静时誇柱石,雪花飞处待调羹。南来岭树皆含润,北望燕云又送行。惭愧道傍虚报称,满江明月写离情。
  • 4.《过七里滩呈友人·其二明朝·佘翔绣岭参差五月寒,桐江积雨水漫漫。临流欲借东风便,一片帆飞七里滩。
  • 5.《最忆明朝·李廷是年年作客不归家,绿遍平芜一望赊。最忆竹堂西畔坐,茶烟吹过紫藤花。
王喆,字重阳(1112~1170),中国金、元之际代道士。全真道创始人。原名中字,字允卿。后改名世雄,字德威。入道后,改名喆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,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,后迁终南县刘蒋村。幼好读书,后入府学,中进士,系京兆学籍。金天眷元年(1138),应武略,中甲科,遂易名世雄。深感“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”,愤然辞职,慨然入道,隐栖林。金正隆四年(1159),弃家外游,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,悟道出家。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,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(即重阳宫),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