蓦山溪·修仙慕道

词牌名蓦山溪|朝代:元朝|作者:王哲|
修仙慕道,为甚都担阁。妄想太虚高,皆由骋、外缘欢乐。内中珍宝,未晓是无为,只夸强,又夸能,夸里还销铄。非知下手,怎会重安脚。每谩度饥寒,争似把、阴阳做作。白纯红赫,光艳灿然殊,一方圆,十方明,方现真丹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阴晦中忽见华山宋朝·冯璧吏部能开衡岳云,坡仙曾借海宫春。莲峰清晓忽自献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  • 2.《读李训郑注传二首·其二宋朝·刘铎棋医入侍本防猜,偶失机权亦可哀。陈窦至今佳传在,莫从成败论人材。
  • 3.《鹊桥仙·寿词元朝·萧斞万金宝剂,三山仙岛。□祝康宁寿考。似君全福几人能,真不是、天公草草。彩衣膝下,仙歌云杪。莫厌金荷□倒。祗应龟鹤羡长年,八千岁、灵椿未老。
  • 4.《游黄梁祠即景杂咏·其三明朝·申佳允石像玲珑仰面看,纷纷踏碎碧香龛。摩来摩去浑无动,毕竟卢生睡得酣。
  • 5.《天马山雨行清朝·王士祯两炬残更里,乱山高复低。疾风吹白雨,折坂下青泥。诘屈穿牛角,纵横印虎蹄。廿年馀战骨,何处听荒鸡。
王喆,字重阳(1112~1170),中国金、元之际代道士。全真道创始人。原名中字,字允卿。后改名世雄,字德威。入道后,改名喆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,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,后迁终南县刘蒋村。幼好读书,后入府学,中进士,系京兆学籍。金天眷元年(1138),应武略,中甲科,遂易名世雄。深感“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”,愤然辞职,慨然入道,隐栖林。金正隆四年(1159),弃家外游,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,悟道出家。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,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(即重阳宫),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