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香子·题罗浮

词牌名行香子|朝代:宋朝|作者:葛长庚|
满洞苔钱。买断风烟。笑桃花流落晴川。石楼高处,夜夜啼猿。看二更云,三更月,四更天。
细草如毡。独枕空拳。与山麋、野鹿同眠。残霞未散,淡雾沈绵。是晋时人,唐时洞,汉时仙。洞府自唐尧时始开,至东晋葛稚川方来。及伪刘称汉,此时方显,遂兴观。

赏析/鉴赏

【注释】:
是晋时人,唐时洞,汉时仙。(原注 :洞府自唐尧时始开,至东晋葛稚川方来。及伪刘称汉,此时方显,遂兴观。)葛长庚因有道人的骨 ,其作品自然脱俗超尘。在这首词中,词人以清新的笔调,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道家生活卷。
罗浮在广东境内 ,据传说 ,浮山为蓬莱之一阜,唐尧时,浮而至,与罗山并体,故称“罗浮”。旧说山高三千丈,有七十二石室,七十二长溪,有玉树朱草,神湖神兽,道家列为第七洞天。
“满洞苔钱,买断烟 。笑桃花流落晴川。”满洞苍苔 ,可见历时已久,人迹罕至 。“ 买断”即买尽。苔虽形如钱,只能点缀风烟。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。“买断风烟”即占尽风烟,独得自然景致之胜。古洞苍苔,高人逸士独来独往,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,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。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,故“笑”之,笑桃多情,笑世人无识 。“ 石楼高处,夜啼猿。看二更三更,四更天。”据《 嘉靖惠州府志 》卷五《地理志 》载,罗浮山“ 上山十里,有大小石楼。二楼相去五里 ,其状如楼。有石门,俯视沧海,夜半见日出”,可见其高。夜深人静 ,万籁俱寂,唯有空山声声猿啼 ,使人警省。此时此地,修道之人,静坐默想 ,独观月 ,拥抱宇宙 ,体悟宇宙奥秘,直观生命真谛,自得其乐,意静神旺。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,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。所谓“二更云,三更月,四更天 ”,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。开始犹存世念,如行云蔽月 ,继而虚室生白,表里空一,终而至人无己,湛然空明,如片云除尽,空中唯皎皎孤轮。
“细草如毡,独枕空拳 。与山麋野鹿同眠”,这几句写“ 同与禽兽居 ,族与万物并 ”的山中生活。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 ,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 ,回归到太古时代 ,枕拳卧草,幕天席地 ,遗世独立,兽相亲,没有荣辱得失,没有人我差别,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,一切均与自然相融。
“残霞未散,淡沈绵。是晋时人,唐时洞,汉时仙”,又是一天开始了 ,晨霞未收,群峰淡雾绵延不尽,千姿百态 ,山中风光,洞中岁月 ,自有一种绵绵不尽 、长久不变的实在感 ,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 。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 ,显示出山中人“不知魏晋 ,无论汉唐 ”的优越感,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。
总之,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,洞中岁月的洒脱,自然的美好和永恒,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,一一展示出来,富有野趣。
葛长庚的诗词曲代表作

白玉蟾(1134~1229),原名葛长庚,世称紫清先生。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(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)人。书法善篆、隶、草,其草书如龙飞动;画艺特长竹石、人物,所画梅、人物形象逼真;又工于诗词,文词清亮高绝,其七绝《早春》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《千家诗》。所著《道德宝章》(又称《老子注》),文简辞古,玄奥绝伦,独树一帜,被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其他著作有《海琼集》、《金华冲碧丹经秘旨》、《海琼白真人语录》、《罗浮山志》、《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》等。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