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子·西来紫马倦行春

词牌名江城子|朝代:宋朝|作者:魏了翁|
西来紫马倦行春。上书频。阙排银。愿听臣归,子舍便将迎。又为老臣全晚节,关教化,系臣身。
帝心终日卷老成人。想音尘。倍留神。且把闲风,淡月与全真。出处如公都有数,今古梦,几番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途中暑寄所知明朝·王立道旅泊淹中夏,愁添毒热新。时逢隔水骑,相顾满衣尘。择木频移荫,贪程更问津。不缘趋捧日,长作北窗人。
  • 2.《送君时宋朝·彭汝砺思亲一日如三岁,去家十舍如万里。投明叔也欲别我,枕上闻鸡泪如洗。丈夫盖棺事则已,君虽白发犹壮齿。奚惭折腰五斗米,三釜及亲胡不喜。弧桑蓬矢射四方,男子生来志如此。
  • 3.《三友堂宋朝·杨恬此君高节贯春冬,山色泉声旦暮同。对面便为三益友,终朝相伴一衰翁。病嫌细字无心读,老厌闲花过眼空。赖有堂中不言客,冷颜常共北窗风。
  • 4.《象吉寺入火门联清朝·廖厚初象气更新为法界;吉祥依旧萃尘寰。
  • 5.《仲弟习静东园构亭奉先慈志感一首明朝·李如一圣善遗龛供小园,仲郎思永构层轩。偏惊蔚草心空切,欲卧冰鱼殇觉翻。今日怡颜惟雁塔,昔年留训在鸰原。栖身恨不依祠侧,吩咐司香莫过喧。
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,字华父,号鹤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
庆元五年(1199年)进士,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。历任国子正、武学博士、试学士院,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,改秘书省正字,出知嘉定府。史弥远当国,力辞召命。起知汉州、眉州。嘉定四年(1211年),擢潼川路提点刑狱,历知遂宁府、泸州府、潼川府。嘉定十五年(1222年),召为兵部郎中,累迁秘书监、起居舍人。宝庆元年(1225年),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。绍定五年(1232年),起为潼川路安抚使、知泸州。端平元年(1234年),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,以端明殿学士、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
嘉熙元年(1237年),魏了翁去世,年六十。获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号“文靖”。
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《古今考》《经史杂钞》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