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·风露浸秋色

词牌名水调歌头|朝代:宋朝|作者:魏了翁|
风露浸秋色,烟雨媚湖弦。旌旗十里小队,拟约醮坛仙。身在黄旗朱邸,名在玉皇香案,底事个人传。正恐未免耳,惊搅日高眠。虎分符,龙握节,鹿御轓。於君本亦馀事,所乐不存焉。一点春风和气,无限蓝田种子,渺渺玉生烟。富贵谁不肯,借问此何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四块玉·恬退元朝·马致远酒旋沽,鱼新买。 满眼云山画图开,清风明月还诗债。 本是个懒散人,又无甚经济才。归去来!
  • 2.《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唐朝·李白尧没三千岁,青松古庙存。送行奠桂酒,拜舞清心魂。日色促归人,连歌倒芳樽。马嘶俱醉起,分手更何言。
  • 3.《送王之常明朝·王汝玉摇艇绿江头,江花昨夜秋。正当人欲去,复值雨初收。杨柳疏烟渡,芙蓉落晚洲。离情不可道,尽逐水东流。
  • 4.《谢赵山台见访宋朝·戴炳寂寞海东头,殷勤贵客舟。如何经岁约,祇作数宵留。清玩分行箧,高吟压小楼。更须谋再会,同醉菊花秋。
  • 5.《标指六偈(并叙)·语默宋朝·释清远至道非言,言亦可传。可传何也,应物而宣。言虽应物,物自无物。无物之言,言音自没。绝言之语,妙应还普。道非晦明,语默同取。举复谁唱,物物虚旷。咸通大千,遍乎尘想。...
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,字华父,号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
庆元五年(1199年)进士,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。历任国子正、武学博士、试学士院,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,改秘书省正字,出知嘉定府。史弥远当国,力辞召命。起知汉州、眉州。嘉定四年(1211年),擢潼川路提点刑狱,历知遂宁府、泸州府、潼川府。嘉定十五年(1222年),召为兵部郎中,累迁秘书监、起居舍人。宝庆元年(1225年),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。绍定五年(1232年),起为潼川路安抚使、知泸州。端平元年(1234年),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,以端明殿学士、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
嘉熙元年(1237年),魏了翁去世,年六十。获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号“文靖”。
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《古今考》《经史杂钞》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