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梦令·木叶纷纷归路

词牌名如梦令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|

木叶纷纷归路。残月晓风何处。

消息半浮沈,今夜相思几许。

秋雨,秋雨。一半西风吹去。

古诗简介

如梦令·木叶纷纷归路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。词中描写对妻子的四年,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。全词纯用自然真切、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,写得天然浑成,毫无雕琢之处,却格外真切感人。

翻译/译文

①残何处:宋柳永雨霖铃》词“今宵醒何处,杨柳岸晓残月。”

②浮沈:即“浮沉”。意谓消息隔绝。

秋雨句:用清朱彝尊转应曲》词句:“秋雨,秋,一半因风吹去。”

注释

①残月晓风何处:宋柳永霖铃》词“今宵酒醒何处,杨岸晓风残月。”

②浮沈:即“浮沉”。意谓消息隔绝。

③秋句:用清朱彝尊《转应曲》词句:“秋雨,秋,一半因风吹去。”

赏析/鉴赏

是一首朦胧含婉的别致小令。

开篇呈现的是一幅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的秋景。值得考究的是这个“木叶”。屈原九歌》里就有“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,可以说自屈原始,中国古代人就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,展现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。于此词,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,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之中,我们可于此秋景之中,可听到离人的叹息,想起游子的漂泊,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的悲秋情怀。

然而“残月晓风何处”这句一出,就说明这分明是一首思念之词,思念的对象当是自己的妻子或恋人。想那晓风吹动,西天残月,如此美景佳人与共?而某一个地方,同样是弯弯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风,牵挂的人,她还好吗?可是,心中的人可知道呢,因为离别之后,音信早已断绝。此处虽有“半”,其实是“无”。如斯晚,遂只有几许相思加倍滋长。然而,相思苦,苦相思,思到深处人成痴。况且秋雨又落,一倍增其哀愁。哎,那那刻骨铭心的恋情,在无奈的现实中,何时能诉呢?

“一半西风吹去”,明说是秋雨被西风吹散,实际上是说自己的一半心思,被西风吹走了,去跟随远方的人儿。结尾看似平淡,实则意蕴深藏,亦虚亦实,可谓清空超妙。

纳兰容若的诗词曲代表作
纳兰性德(1655年-1685年),叶赫那拉氏,原名成德,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,字容若,满洲正黄旗人,号楞伽人。皇太子改名胤礽,才得以恢复。清朝著名词人,词风与李煜相似。纳兰出身显赫,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。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,康熙十五年(1676年)高中进士。初授三等侍卫,后晋为一等,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。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,最擅写词。他的词以“真”取胜:写情真挚浓烈,写景逼真传神。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,直指本心。”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,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亡于寒疾,年仅三十一岁。被王国维称为“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”的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