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简介

赤壁是中国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的历史地名,以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古战场闻名。境内赤壁矶头现存石刻“赤壁”二字,相传为东吴周瑜所题,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其名源于西汉沙羡县令据阴阳五行学说命定,汉高祖尚赤色而得名。

公元208年,孙权、刘备联军在此以火攻大败曹操,奠定三国鼎立格局。该地三国时期属江夏郡蒲圻县,1998年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,传承历史地名。历代文人多在此赋咏怀,苏轼赤壁赋》等作品影响深远。关于古战场位置存蒲圻说、嘉说等争议,当代考古发现及文献考据多支持蒲圻(今赤壁市)说,赤壁、南屏山等地现存周郎桥、拜台等遗址。

张耒·赤壁的诗词(共1首)

张耒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