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简介

长江,中国境内太平洋水系河流,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、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,曲折东流,干流先后流经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南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共11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,最后注入东海。全长6363千米(一说有6236千米,一说6380千米,一说6397千米,一说 6403千米,一说6300余千米)。是中国、亚洲第一大河,全球第三长河流。

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/5,年入海水量9513亿立方米,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/3以上。

长江形成于侏罗纪燕山运动时期,唐古拉山脉在长江上游崛起,青藏高原逐渐隆起,塑造出众多深邃的山谷、低洼地带以及裂谷。

流域内地貌多样,高程差异极大。大部分区域为亚热带季气候,温暖湿润,降量充沛。耕地资源丰富,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1/4左右。野生动物种类众多,包括大熊猫、金丝猴、扬子鳄等珍稀特有物种。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、盐矿资源。也是水生野生动物的宝贵栖息地,孕育了超过370种类,占据中国淡水鱼种类的三分之一。

自200万年前的“巫山人”起始,长江流域孕育了先秦时期的巴、蜀、楚、吴、越等诸多文明,且持续繁荣,堪称中华文明的摇篮。

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46立方米,可供开发的水资源量达1万亿度。截至2023年,长江流域内已建设了125座联合调度水工程,涵盖诸如长江三峡、葛洲坝等重要的水利项目。

长江干流素有中国“黄金水道”之称,通航里程达2800多千米。

曾公亮·关于长江的古诗(共1首)

曾公亮的诗词曲代表作

曾公亮(999年-1078年227日),字明仲,号乐正,汉族,泉州晋江(今福建泉州市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刑部郎中曾会次子。
天圣二年(1024年),曾公亮登进士第,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历官知县、知州,知府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端明殿学士、参知政事、枢密使、同平章事等,累封鲁国公。卒年八十,获赠太师、中书令,配享英宗庙廷,赐谥“宣靖”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
曾公亮曾与丁度承旨编撰《武经总要》,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