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花简介

茶花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嫩枝无毛,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;基部阔楔形;顶生,红色,无柄;瓣6~7片,倒卵圆形;子房无毛,花柱长2.5厘米,先端3裂;蒴果圆球形,2~3室,每室有种子1~2个;花期1~4

茶花原产于中国东部,南诏时期广为栽培,唐光化二年的《南诏图》卷中的南山茶古树是中国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山茶形象,现在长江、珠江流域、朝鲜、日本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,喜欢生长在地势高爽、温暖湿润、排水良好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。茶花的繁殖方法很多,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采用,无性繁殖中扦插和靠接法使用最普遍。

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》记载茶花的根和花都能入药,是功效出色的中药材,有收敛凉血、散瘀消肿、美容养颜等功效;普通茶花快炒或裹面油炸食用,可健胃消食。从小仲笔下的《茶花女》到香奈儿的山茶花香水系列,茶花是西方人生活和文化里的长盛之花,因其奔放、优雅,而为西方人所热爱。中国是茶花文化的发源地,茶花也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。南山茶花位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,1983年,被定为昆明市市花。花语为含蓄、爱慕之心、高洁孤傲、深沉谨慎。

董嗣杲·关于茶花的古诗(共2首)

  • 1.《茶花宋朝·董嗣杲花埋叶底寓春先,便想烹云煮活泉。玉脸含羞匀晚艳,翠裾高曳掩秋妍。灵随雷雨争抽瑞,尖吐枪旗趱摘鲜。带雪莫知开又落,采须谁厌老蜂颠。
  • 2.《山茶花宋朝·董嗣杲老树苍枝翠子乾,烂红搀向雪晴看。绿攒劲叶身边刺,金凝纖须腹内丹。鹤顶剪开霞瓣暖,骊珠遗下日芒寒。几多名品中州有,染透春风十二阑。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,吐爵新颖,有《庐山集》五卷,《英溪集》一卷,西湖百咏二卷,(均四库总目)并传于世。著作除《西湖百咏》二卷外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庐山集》五卷、《英溪集》一卷。事见《西湖百咏》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,《绝妙好词笺》卷六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