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亭简介

白云亭位于福建省安溪县蓝田乡内春村,始建于宋代,坐落于尚卿至蓝田古道旁,为三村共有宗教场所兼路人休憩设施。亭身面阔三间、进深三间,亭后设观音神龛(俗称"岭头观音"),现存宋代建筑遗物及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题"白自在"匾额,1995年被列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。

该亭地处古官道要冲,前接尚卿经岭头通往长坑、祥华的路,民间相传五代开先县令詹敦仁曾在此题咏景。亭内保留"白衣自在驻岭岫;彩徜徉映江天"等多副楹联,亭后森林茂密,雨后可见山竹露景观。古官道现存约1800级石阶,宽1.5米,为安溪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道。

蔡襄·白云亭的古诗词(共1首)

  • 1.《漳南十咏·白云亭宋朝·蔡襄云擎翚槛翠岩巅,石老松皴不计年。举世觉来空白日,几人游去上青天。醉看绝壑都无地,啸倚清风只恐仙。花晚春残无限意,他时回首定依然。
蔡襄的诗词曲代表作
蔡襄(1012年37日-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谟,汉族,兴化军仙游县(今枫亭镇青泽亭)人。北宋著名书法家、政治家、学家。 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进士第,先后任馆阁校勘、知谏院、直史馆、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士、枢密院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士等职,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开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,赠吏部侍郎,后加赠少师。宋孝宗时追谥忠惠,故称“蔡忠惠”。 蔡襄任泉州知府时,主持建造泉州洛阳桥;任福建路转运使时,倡植驿道松;在建州时,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龙团”。他所著《茶录》总结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经验,而《荔枝谱》被称赞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”。他工书法,诗文清妙,其书法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自成一体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