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山简介

广州市白云山景区,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区广园中路801号,地处广州市东北部,总面积为21.8平方千米,属于城市岳型森林生态景区。

山属南亚热带季海洋性气候,夏长冬暖,阳光充足,量充沛。山体地质古老,地貌多变,地势中间高,南北低,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。白云山集面积大,但区内没有河流,地表水仅见溪涧、山泉和水库三种形式,地下水较为丰富、主要类型为山泉水。白云山自然资源种类丰富,共有植物1054种,国家级及省级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、樟树、观光木等23种;观察到昆虫185种、两栖类动物43种、兽类16种。白云山的历史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南梁时,景泰禅师建白云山景泰寺,还留下“景泰僧归”一景。明清时期,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,专门成立了广州白云山景区管理局。景区从南至北共划分为麓湖游览区、三台岭游览区、鸣春谷游览区等7个游览区,其内景点云台园、鸣春谷、雕塑公园为全国之最,景点“白云松涛”“云山锦绣”“云山叠翠”先后入选“羊城新八景”。

2002年5,广州白云山景区被国务院审定为第四批“国家重点(国家级)风景名胜区”。2011年,白云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2022年,白云山入选《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(第一批)》。白云山景区2023年游客量达1600万人次。

袁瑨·白云山的古诗词(共1首)

  • 1.《游白云山宋朝·袁瑨 策杖白云岑,云深不知处。恍见云中君,白云乡里住。举手弄竹云,招我登云路。漫漫云路长,愿乘黄鹤驭。黄鹤不复回,白云自来去。
袁瑨,字廷用,东莞(今属广东)人。玧弟。官协正少尹。事见《东莞录》卷二。今录诗二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