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绛唇,此调因梁江淹《咏美人春游中有“白雪凝琼貌,明珠点绛唇”句而取名。四十一字。上阕四句,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;下阕五句,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。《词律》认为,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,“作平则不起调”。但亦有作平起调者。又有《点樱桃》《十八香》《南浦月》《沙头雨》《寻瑶草》《万年春》异名。

点绛唇 向子諲

  • 11.《点绛唇·春浪桃花宋朝·向子諲 春浪桃花,禹门三尺平跳过。死生不坐。变化须归我。 山起南云,北雨声相和。还知么。点点真个。块土何曾破。
  • 12.《点绛唇·此夜中秋宋朝·向子諲 此夜中秋,不向光影门前过。 披衣得坐。无佛众生我。 没鼓打皮,借问今几和。 还知么。就中两个。鼻孔谁穿破。
  • 13.《点绛唇·俗呼点绛唇绿水青山宋朝·向子諲 俗呼点绛唇 绿水青山,一轮明月林梢过。有谁同坐。妙德毗卢我。 石女高歌,古调无人和。还知么。更没别个。且莫分疏破。
  • 14.《点绛唇·病卧秋风宋朝·向子諲 病卧秋风,懒寻杯酒追欢宴。梦游都甸。不改当年观。 故旧雕零,天下今无半。烟尘远。泪珠零乱。怕问随阳雁。
  • 15.《点绛唇·莫问重阳宋朝·向子諲 莫问重阳,黄花满地须游宴。休论夷甸。且作江山观。 百岁光阴,屈指今过半。霜天晚。眼昏花乱。不见书空雁。
向子諲(yīn)(1085-1152),字伯恭,号芗林居士,临江(今江西清江县)人。哲宗元符三年(1100)以荫补官。徽宗宣和间,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。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。素与李纲善,李纲罢相,子湮也落职。起知潭州,次年金兵围潭州,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。绍兴中,累官户部侍郎,知平江府,因反对秦桧议和,落职居临江,其诗以南渡为界,前期格绮丽,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。有《边词》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