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士简介

壮士,汉语词语,拼音为zhuàng shì,指意气豪壮而勇敢的勇士,也指体魄强健者或武士装束者。该词在清代文献中特指太平天国取试武士制度中的第三甲称号,职同军帅。

该词语释义包含多重指向:既指临危不惧的勇士(如《战国策》中易水诀别的壮士),也指膂力过人的健硕者(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的踏曲壮士),还可指具有武士身份的人员(《秦并六国平话》称杀虎壮士)。在不同语境中,壮士既可象征勇武精神,也可作为特定群体的称呼。

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,《孔子家语》提及蒲邑壮士多难治,《史记》记载壮士战场立功为赏赐驱使。至清代,太平天国改革科举制度,将武士考试的第三甲命名为壮士,形成特定历史时期的职级称谓。

华岳·壮士的诗句(共1句)

华岳,南宋爱国志士、人。生卒年不详,字子西,贵池(今属安徽)人。因读书于贵池齐翠微亭,自号翠微,武学生。开禧元年(1205)因上书请诛韩侂胄、苏师旦,下建宁(今福建建瓯)狱。韩侂胄诛,放还。嘉定十年(1217),登武科第一,为殿前司官属。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,下临安狱,杖死东市。其诗豪纵,有《翠微北征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