砧杵简介

砧杵是古代洗衣工具的组合称谓,由捣衣石(砧)与棒槌(杵)构成。该词汇在汉语体系中既指代实物工具,又延伸出捣衣行为的引申义。唐代诗词中频繁出现该意象,如李中句"一城砧杵捣残秋"、韩翃"砧杵千家"等,通过捣衣场景营造秋夜怀乡的意境。现存文献记载该词存在"碪杵"异体写法,法语对应译名为"enclume et pilo"。

董嗣杲·砧杵的诗句(共1句)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,有《庐山集》五卷,《英溪集》一卷,西湖百咏二卷,(均四库总目)并传于世。著作除《西湖百咏》二卷外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庐山集》五卷、《英溪集》一卷。事见《西湖百咏》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,《绝妙好词笺》卷六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