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郁简介

郁郁(yù yù)是汉语多义词,既可用于描绘草木繁茂、香气浓郁等自然景象,也可表达文采华美或心情忧闷等人文情感,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意象。

该词核心语义包含四类:文采兴盛(如《论语·八佾》“郁郁乎文哉”)、香气浓烈(如《楚辞·九章》“纷郁郁其远承”)、草木繁茂(如范仲淹岳阳楼记》“郁郁青青”)及忧闷情态(如《楚辞·哀郢》“惨郁郁而不通”)。繁体字使用存在分化,“郁郁”多用于文采与香气,“鬱鬱”侧重草木与愁闷。现代汉语中“郁”与“郁”一般分化使用,香浓用“郁”,茂盛用“郁”。

该词先秦文献已见雏形,汉代起广泛应用于文创作,如陆“郁郁寒木荣”绘景、柳宗元“郁郁寡开颜”抒情,形成贯穿古今的语义脉络。其多义性反映了汉字表意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规律,成为古典文学中重要的修辞载体。

司马相如·郁郁的诗句(共1句)

司马相如的诗词曲代表作
司马相如(约公元前179年—前118年),字长卿,汉族,巴郡安汉县(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)人,一说蜀郡(今四川成都)人。西汉大辞赋家。司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,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、杰出的政治家。景帝时为武骑常侍,因病免。工辞赋,其代表作品为《子虚赋》。作品词藻富丽,结构宏大,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,后人称之为赋圣和“辞宗”。他与卓文君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。鲁迅的《汉文学史纲要》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,指出:“武帝时文人,赋莫若司相如,文莫若司马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