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气简介

意气,汉语词语,读音为yì qì,最早见于《管子·心术下》,原指意态气概、情谊恩义及财物馈赠,后逐渐扩展为多义复合概念。

其内涵涵盖四方面:一指志向与气概,如南朝袁淑“意气深自负”;二指精神神色,《史记》载李广“意气自如”;三指志趣相投,杜甫有“意气合”之述;四指情谊恩义,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提及“意气懃恳”。宋明后衍生出文学气势、情绪状态等义,如欧阳修评文“意气奔放”,成语“意气用事”则反映其主观情绪义。

词源自先秦典籍,汉唐时期多用于描述人际情谊与精神貌,如《史记》载晏婴“意气扬扬”。宋元以降扩展至文艺领域,形成兼具意志气概、情义伦理及美学评价的多层语义体系,见于《青门剩稿》《警世通言》等文献。

寒山·意气的诗句(共1句)

寒山的诗词曲代表作

寒山(生卒年不详),字、号均不详,唐代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出身于官宦人家,多次投考不第,后出家,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,享年一百多岁。严振非《寒子身世考》中更以《北史》、《隋书》等大量史料与寒山相印证,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,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,隐于天台山寒岩。
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,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,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,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。正如其诗所写:“有人笑我诗,我诗合典雅。不烦郑氏笺,岂用毛公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