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烈简介

英烈(拼音:yīng liè),汉语词语,包含三层含义:一指英勇刚烈的人格特质,如'英烈女子';二指为正义事业牺牲的烈士,如'祭奠英烈';三指卓越的历史功绩,如'铭功扬英烈'。该词源于唐代文献,张说《姚文贞神道碑》首用'扬英烈'形容功业,李白中'英烈贻厥孙'延续此意;宋代苏轼、罗大经扩展词义至刚烈品性,清代赵翼以'五行性各殊,惟火最英烈'强化勇猛属性。

近现代语境中,'英烈'特指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烈士。董必武称'英烈女',刘白羽赞'革命英烈李仁杰'。当代国家层面通过颁布《烈士褒扬条例》、设立烈士纪念日、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强化保护,包括遗骸迎回(2014年至今共迎回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)、烈士纪念设施修缮、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等措施。全国开展'赓续·2025·清明祭英烈'等活动,组织青少年参与祭扫、宣讲,推动英烈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。

解缙·英烈的诗句(共2句)

解缙的诗词曲代表作

解缙(1369年-1415年),字大绅,一字缙绅,号春雨、喜易,明朝时吉水(今江西吉水)人,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中进士,官至内阁首辅、右春坊大学士,参预机要事务。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,屡遭贬黜,最终以“无人臣礼”下狱,永乐十三年(1415年)冬被埋入堆冻死,卒年四十七,成化元年(1465年)赠朝议大夫,谥文毅。

解缙自幼颖悟绝人,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,诗豪宕丰赡,书法小楷精绝,行、草皆佳,尤其擅长狂草,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,著有《解学士集》、《天潢玉牒》等;总裁《太祖实录》、《古今列女传》;主持编纂《永乐大典》;墨迹有《自书诗卷》、《书唐人诗》、《宋赵恒殿试佚事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