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烈简介

英烈(拼音:yīng liè),汉语词语,包含三层含义:一指英勇刚烈的人格特质,如'英烈女子';二指为正义事业牺牲的烈士,如'祭奠英烈';三指卓越的历史功绩,如'铭功扬英烈'。该词源于唐代文献,张说《姚文贞神道碑》首用'扬英烈'形容功业,李白中'英烈贻厥孙'延续此意;宋代苏轼、罗大经扩展词义至刚烈品性,清代赵翼以'五行性各殊,惟火最英烈'强化勇猛属性。

近现代语境中,'英烈'特指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烈士。董必武称'英烈女',刘白羽赞'革命英烈李仁杰'。当代国家层面通过颁布《烈士褒扬条例》、设立烈士纪念日、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强化保护,包括遗骸迎回(2014年至今共迎回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)、烈士纪念设施修缮、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等措施。全国开展'赓续·2025·清明祭英烈'等活动,组织青少年参与祭扫、宣讲,推动英烈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。

王禹偁·英烈的诗句(共1句)

王禹偁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禹偁(chēng,954年-1001年):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、史学家。字元之,济州钜野(今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宋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至黄州,故世称王黄州,后又迁蕲州病死。
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柳宗元,诗崇杜甫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《五代史阙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