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胸简介

心胸,汉语词语,拼音为xīn xiōng,原指人体生理部位,后引申为复合型人文概念,涵盖内心情感、精神度量与人生志向三重抽象语义。

该词包含三层内涵:一指人体内部空间,如《后汉书》“断之心胸”的具象描述;二指胸怀气度,谢灵运“披心胸”、杜甫“豁心胸”均强调开阔襟怀;三象征志向格局,李白“论心胸”、梁斌笔下“有心胸”皆展现抱负追求。历代文献中,既用于具象生理表达,也通过茅盾“厌恶塞满心胸”、果评伏尔泰“浩瀚心胸”等呈现抽象精神境界。

词源可溯至东汉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,魏晋文强化抽象意涵,唐宋时期经杜甫、王安石等作品确立文化语境,明清小说及现当代文学沿用稳定语义结构,完整呈现汉语词汇从生理到心理的语义迁移轨迹。

李涉·心胸的诗句(共1句)

李涉(约806年前后在世),唐代诗人。字不详,自号清溪子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岁客梁园,逢兵乱,避地南方,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。后出作幕僚。宪宗时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贬为峡州(今湖北宜昌)司仓参军,在峡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还,复归洛阳,隐于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国子博士,世称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诗》一卷。存词六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