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胸简介

心胸,汉语词语,拼音为xīn xiōng,原指人体生理部位,后引申为复合型人文概念,涵盖内心情感、精神度量与人生志向三重抽象语义。

该词包含三层内涵:一指人体内部空间,如《后汉书》“断之心胸”的具象描述;二指胸怀气度,谢灵运“披心胸”、杜甫“豁心胸”均强调开阔襟怀;三象征志向格局,李白“论心胸”、梁斌笔下“有心胸”皆展现抱负追求。历代文献中,既用于具象生理表达,也通过茅盾“厌恶塞满心胸”、果评伏尔泰“浩瀚心胸”等呈现抽象精神境界。

词源可溯至东汉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,魏晋文强化抽象意涵,唐宋时期经杜甫、王安石等作品确立文化语境,明清小说及现当代文学沿用稳定语义结构,完整呈现汉语词汇从生理到心理的语义迁移轨迹。

杜甫·心胸的诗句(共4句)

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