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胸简介

心胸,汉语词语,拼音为xīn xiōng,原指人体生理部位,后引申为复合型人文概念,涵盖内心情感、精神度量与人生志向三重抽象语义。

该词包含三层内涵:一指人体内部空间,如《后汉书》“断之心胸”的具象描述;二指胸怀气度,谢灵运“披心胸”、杜甫“豁心胸”均强调开阔襟怀;三象征志向格局,李白“论心胸”、梁斌笔下“有心胸”皆展现抱负追求。历代文献中,既用于具象生理表达,也通过茅盾“厌恶塞满心胸”、果评伏尔泰“浩瀚心胸”等呈现抽象精神境界。

词源可溯至东汉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,魏晋文强化抽象意涵,唐宋时期经杜甫、王安石等作品确立文化语境,明清小说及现当代文学沿用稳定语义结构,完整呈现汉语词汇从生理到心理的语义迁移轨迹。

陈琏·心胸的诗句(共1句)

陈琏(1370—1454)明广东东莞人,字廷器,别号琴轩。洪武二十三年举人,入国子监。选为桂林教授。严条约,以身作则。永乐间历许州、扬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严惩。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。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。致仕。在乡逢黄萧养起义,建镇压制御之策。博通经史,以文学知名于时,文词典重,著作最多,词翰清雅。有《罗浮志》、《琴轩集》、《归田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