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人简介

行人(拼音:xíng rén)是汉语词汇,最初指代出征者,见于《管子·轻重己》。先秦时期可指外交使节;汉代起作为官署小吏职务,负责案件勘察;金元工商业中特指加入同业商行的成员。古代文献中,‘行人’与‘归人’相对,指生者,《列子·天瑞篇》提出‘生者为行人,死者为归人’。金代将加入油面行、布行的商人统称行人,明清文学作品则赋予其媒人职能。现代法律体系中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规定行人应在人行道通行、按信号灯指示横穿道路,禁止进入高速公路,违反者将受警告或罚款。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行人横列通行每列不得超过2人(管制路段除外)

郭登·行人的诗句(共2句)

郭登(?—1472年65日),字元登,濠州钟离临淮(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)人。明朝靖边大将,武定侯郭英之孙。
景泰初年,以破瓦剌功,封定襄伯。英宗复辟,因事谪戍甘肃,成化初复爵,充任甘肃总兵官。成化八年(1472年)卒,获赠定襄侯,谥号“忠武”。
郭登才咨肆,或沉雄浑厚,或委婉生动,语言平易而含义隽永,大都琅琅可诵。李东阳称其诗为明代武将之冠,与其父郭玘、兄郭武合著《联珠集》22卷。《皇明经世文编》有《郭定襄忠武侯奏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