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辰简介

星辰(拼音:xīng chén,注音:ㄒㄧㄥ ㄔㄣˊ)是汉语多义词,泛指宇宙中星星的总称,亦用于诗词中指代岁或辉煌灯光,道教中特指头发。该词最早见于《尚书·尧典》“历象日月星辰”。道教将日月星辰奉为神明,认为其各有主宰之神,如太阳帝君、太阴皇君及五星七曜星君,北斗七星被视作天帝乘车,掌管四时五行与人间吉凶。古代词中常以星辰与自然景象并置抒情,如“海浪伴着星辰低语”。

“星”字甲骨文以三点象形,后演变为“日”形与“生”声结合的形声字;“辰”字初为蜃壳农具象形,衍生出与农耕相关的星名。房宿四星与心宿三星合称农祥星,作为古代春耕标志,《国语》载“农祥晨正”即指此天文现象。道教将二十八宿分为四组,与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象相配,并赋予拟人化特征。

李东阳·星辰的诗句(共1句)

李东阳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,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(1447年7月21日-1516年8月17日),字宾之,号西涯。祖籍湖广长沙府陵,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,入京师戍守,属金吾左卫籍。
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,天顺六年中举,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,授庶吉士,官编修,累迁侍讲学士,充东宫讲官,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、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,预机务。立朝五十年,柄国十八载,清节不渝。官至特进、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少师兼太子太师、吏部尚书、华盖殿大学士。死后赠太师,谥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