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辰简介

星辰(拼音:xīng chén,注音:ㄒㄧㄥ ㄔㄣˊ)是汉语多义词,泛指宇宙中星星的总称,亦用于诗词中指代岁或辉煌灯光,道教中特指头发。该词最早见于《尚书·尧典》“历象日月星辰”。道教将日月星辰奉为神明,认为其各有主宰之神,如太阳帝君、太阴皇君及五星七曜星君,北斗七星被视作天帝乘车,掌管四时五行与人间吉凶。古代词中常以星辰与自然景象并置抒情,如“海浪伴着星辰低语”。

“星”字甲骨文以三点象形,后演变为“日”形与“生”声结合的形声字;“辰”字初为蜃壳农具象形,衍生出与农耕相关的星名。房宿四星与心宿三星合称农祥星,作为古代春耕标志,《国语》载“农祥晨正”即指此天文现象。道教将二十八宿分为四组,与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象相配,并赋予拟人化特征。

胡天游·星辰的诗句(共1句)

胡天游的诗词曲代表作

胡天游(1696~1758),清代骈文家、诗人。一名骙,一度改姓方,字持,又字稚威,号松竹主人,又号傲轩。阴(今浙江绍兴)张家溇人。
雍正己酉(1729)副贡,乾隆丙辰(1736)举博学鸿词,补试因病作罢;己巳(1749)举经学,又因病再罢。后客死山西。
胡天游善作骈体文。代表作有《大夫文种庙铭》、《逊国名臣赞序》、《柯西石宕记》等。诗学韩愈孟郊,奇情逸藻,才学相济。五古《烈女李三行》,长达625韵,堪称名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