销魂简介

销魂(拼音:xiāo hún,注音:ㄒㄧㄠ ㄏㄨㄣˊ),汉语词语,原指魂魄脱离躯体,后多形容因强烈情感冲击导致精神恍惚的状态,既可表悲伤愁苦,亦可表极致欢愉,词性兼具动词与形容词,亦作“消魂”。

该词情感内涵包含两极:既指离别哀伤引发的精神震颤,如南朝江淹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”;亦形容欢爱美景带来的沉醉,如宋代秦观“销魂,当此际,香囊暗解”;偶用于表达惊惧,如唐代杜甫“销魂避飞镝”。现代衍生出“性感迷人”等新语义。

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江淹《别赋》,唐宋诗词广泛应用,如苏轼“几时归去不销魂”;明清小说扩展其语境,如《警世通言》用“令人销魂”描绘情欲。古籍中“销魂”“消魂”长期混用,现代规范为“销魂”。

李清照·销魂的诗句(共1句)

李清照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清照(1084年313日~1155年5月12日),字易安,号易安居士,汉族,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早期生活优裕,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,早期生活优裕。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,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。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据中原时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