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古简介

万古,汉语词汇,拼音为wàn gǔ,泛指极长的时间跨度,最早见于南北朝《宋书·顾觊之传》,兼具时空延展与世代传承的象征意义。

其内涵有三重维度:一指超越现世的永恒性,如东晋葛洪“观万古如同日”;二喻世代延续,唐代杜甫“不废江河万古流”即取此意;三为生命终结的婉辞,见于裴羽仙句“成万古”。部分典籍延伸出治世理想“万民顺”的用法。

该词基础语义形成于南北朝时期,唐代通过诗文确立文学意象,宋明时期衍生出隐喻表达,如《抱朴子》《北齐书》等典籍延续其用法演变。清代田兰芳诗句仍保留时空双关特性,完整呈现从具体时间量度到抽象文化符号的语言传承脉络。

徐燕谋·万古的诗句(共1句)

徐燕谋(1906-1986),名承谟,以字行,江苏昆人。八岁随父母迁居苏州,十五岁从苏州草桥中学毕业,进入桃坞中学(今苏州四中)。一九二四年,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,次年转入新成立的光华大学商科,一九二八年毕业,获商学士学位。一九三零年,任无锡中学英语教师,后任光华大学英语教师。一九三九年,赴湖南蓝田,任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教师。一九四一年夏,重返上海,后仍在光华大学及附中任教。建国后,历任华东师范大学、复旦大学等校英语教授。文革中遭受冲击。一九八六年,因忧郁症复发,坠井而亡。著有《徐燕谋诗》《徐燕谋诗草》。钱钟书《徐燕谋诗草序》称其“于古人好少陵、山谷、诚斋、放翁,于近世名家取巢经巢、服敔堂。自运古诗,气盛而言宜,排奡而妥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