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归简介

忘归(拼音wàng guī,注音ㄨㄤˋ ㄍㄨㄟ),汉语词语,包含“忘返”与“良箭名”双重含义。繁体写作“忘归”,读音为wàng guī。

“忘返”义项源自《楚辞·九歌·鬼》“留灵修兮憺忘归”,形容流连忘返的状态,晋代左思《吴都赋》“没齿而忘归”、唐代白居易琵琶行》“主人忘归客不发”皆沿用此意。嵇康《赠秀才入军》“右接忘归”即指此箭,李周翰注“忘归,矢名”。

该词双义项在历代文献中并行:魏晋时期多用于描绘游赏忘归情景,如左思《吴都赋》用例;唐代既有白居易以“忘归”喻音乐留客的场景,也延续嵇康诗中狩猎用箭的意象。宋代邓深《忘归》诗等作品进一步扩展该词的诗意表达。

羊士谔·忘归的诗句(共1句)

羊士谔的诗词曲代表作

羊士谔(约762~819),泰安泰山(今山东)人。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。顺宗时,累至宣歙巡官,为王叔文所恶,贬汀州宁化尉。元和初,宰相李吉甫知奖,擢为监察御史,掌制诰。後以与窦群、吕温等诬论宰执,出为资州刺史。士谔工诗,妙造梁《选》,作皆典重。与韩梓材同在越州,亦以文翰称。著集有《墨池编》、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