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归简介

忘归(拼音wàng guī,注音ㄨㄤˋ ㄍㄨㄟ),汉语词语,包含“忘返”与“良箭名”双重含义。繁体写作“忘归”,读音为wàng guī。

“忘返”义项源自《楚辞·九歌·鬼》“留灵修兮憺忘归”,形容流连忘返的状态,晋代左思《吴都赋》“没齿而忘归”、唐代白居易琵琶行》“主人忘归客不发”皆沿用此意。嵇康《赠秀才入军》“右接忘归”即指此箭,李周翰注“忘归,矢名”。

该词双义项在历代文献中并行:魏晋时期多用于描绘游赏忘归情景,如左思《吴都赋》用例;唐代既有白居易以“忘归”喻音乐留客的场景,也延续嵇康诗中狩猎用箭的意象。宋代邓深《忘归》诗等作品进一步扩展该词的诗意表达。

邓深·忘归的诗句(共1句)

邓深(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)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。绍兴进士。试中教官。入为太府丞,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俗,高宗嘉纳。提举广西市舶,以亲老求便郡,知衡州,盗望帖息。擢潼川路转运使,盐虚额,久为民害,深请蠲除之。守令贪污,即劾奏。虞允文贻书,称其“不畏强御,思济斯民,挺然之操,未见近比。”后以朝散大夫致仕。爱居东湖之胜,筑室曰明秀,终老其中。深著有文集十卷,今存二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