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竹简介

松竹,汉语词语,拼音sōng zhú,本义指松树竹子,引申为坚贞节操的象征,亦可代指具有此类品格的贤人。

松竹因经冬不凋的植物特性被赋予道德意象。明代《三国演义》通过“窗外盛栽松竹”勾勒隐士居所的清雅意境。

该意象发展历经唐代至明代:唐代文延续喻指用法,明代小说仍保留松竹的品格评判功能。其作为自然景物描写与价值评判载体的双重属性,贯穿于历代文学创作。

邢恕·松竹的诗句(共1句)

邢恕,郑州阳武人,字和叔。登进士第。曾从程颢学。以荐为崇文院校书,因非议新法,被贬七年。后复官,历著作佐郎、职方员外郎。哲宗绍圣初,累官御史中丞,助章惇、蔡卞,诬谤宣仁太后,排斥元祐诸人。蔡京入相,为泾原经略安抚使,所谋皆迂诞,夺职。久之,复显谟阁待制。卒年七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