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诱简介

善诱,汉语词语,拼音为shàn yòu,繁体写作“善誘”,指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进行教育或启发,源自《论语·子罕》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”的记载。其核心语义强调教育者以耐心、有条理的方法引导他人,在历代文献中保留“循序渐进引导”的原始含义。

该词最早见于《论语》,颜渊用“循循然善诱人”描述孔子的教育方式,后被引申为儒家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。唐代文献中多次沿用相关表述:韩愈记载“善诱不倦”,逐步形成以引导为核心的内涵体系。

“循循善诱”作为其同源表述,已成为中文语境中描述教育方法的固定表达。

王恽·善诱的诗句(共1句)

王恽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恽(yùn)(1227—1304年723日),字仲谋,号秋涧,卫州路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人。元朝著名学者、人兼政治家。
一生仕宦,刚直不阿,清贫守职,好学善文,成为元世祖忽必烈、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。
其书法遒婉,与东鲁王博文、渤海王旭齐名。著有《秋涧先生全集》。散曲创作,今存小令41首。
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,在汲县去世,终年七十八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