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秋露」作为古典文学的重要意象,在《诗经·蒹葭》、屈原《离骚》、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等作品中承载着相思、高洁、思乡等多元情感。其含义涵盖四方面:一指秋季凝结的露水,二喻清酒(见于苏轼《浊醪有妙理赋》),三喻明珠(源自南朝梁江淹《别赋》"秋露如珠"之句),四通过自然物象组合寄托情感。唐代诗歌中常将秋露与衰草、鸣蝉等意象组合,反映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、羁旅漂泊的愁苦及清正品格的追求。
岳珂(公元1183~公元1243年),南宋文学家。字肃之,号亦斋,晚号倦翁,进士、邺侯、权户部尚书。相州汤阴(今属河南)人。寓居嘉兴(今属浙江)。岳飞之孙,岳霖之子。宋宁宗时,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,有惠政。自此家居嘉兴,住宅在金佗坊。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,历光禄丞、司农寺主簿、军器监丞、司农寺丞。嘉定十年(公元1217),出知嘉兴。十二年,为承议郎、江南东路转运判官。十四年,除军器监、淮东总领。宝庆三年(公元1227),为户部侍郎、淮东总领兼制置使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