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秋露」作为古典文学的重要意象,在《诗经·蒹葭》、屈原《离骚》、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等作品中承载着相思、高洁、思乡等多元情感。其含义涵盖四方面:一指秋季凝结的露水,二喻清酒(见于苏轼《浊醪有妙理赋》),三喻明珠(源自南朝梁江淹《别赋》"秋露如珠"之句),四通过自然物象组合寄托情感。唐代诗歌中常将秋露与衰草、鸣蝉等意象组合,反映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、羁旅漂泊的愁苦及清正品格的追求。
刘学箕,生卒年均不详(约公元1192年前后,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),字习之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刘子恽之孙。生平未仕,但游历颇广,曾“游襄汉,经蜀都,寄湖浙,历览名山大川,取友于天下”(本集陈以庄跋)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