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露简介

「秋露」作为古典文学的重要意象,在《诗经·蒹葭》、屈原离骚》、杜甫月夜忆舍弟》等作品中承载着相思、高洁、思乡等多元情感。其含义涵盖四方面:一指秋季凝结的露水,二喻清(见于苏轼《浊醪有妙理赋》),三喻明珠(源自南朝梁江淹别赋》"秋露如珠"之句),四通过自然物象组合寄托情感。唐代歌中常将秋露与衰草、鸣等意象组合,反映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、羁旅漂泊的愁苦及清正品格的追求。

黄庭坚·秋露的诗句(共1句)

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黄庭坚(公元1045年-公元1105年),字鲁直,自号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陈师道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宋治平四年(公元1067年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