漠漠简介

漠漠,汉语词汇,读音为mò mò,原指灰蒙蒙的视觉状态,后衍生出多重含义,涵盖自然景象、空间形态及情感表达。其词性为形容词,属叠音词类型,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。

该词既可描述寂静无声的环境(如《荀子·解蔽》“听漠漠而以为哅哅”)、密布迷蒙的物象(如杜甫秋天漠漠向昏黑”),亦能表现广阔空间(王维“漠漠水田飞白鹭”)或茂盛状态(枚乘“阶草漠漠”)。在情感层面,可指淡漠态度(如《聊斋志异》“视之漠漠”)。唐宋诗词中常以叠词形式营造意境,如秦观“漠漠轻寒”、欧阳修“稻漠漠”等。

词源可追溯至先秦典籍,晋代陶潜拓展至历史虚无表达(“漠漠衰周”)。唐宋时期发展为词核心意象塑造手法,清代至近现代仍延续多义性,文学应用延续至今。

李鹏·漠漠的诗句(共1句)

生卒年不详。字至远(《新唐书·李素立传》谓始名鹏,后名至远,恐误),赵州高邑(今河北高邑)人。少聪颖,能通《尚书》、《左氏春秋》,以志行名重一时。始调蒲州参军,累补乾封尉。高宗上元时制策高第,授明堂主簿,以守丧去职。后调鸿胪主簿,擢监察御史里行。忤权贵而遭外贬。久之,入任司勋、天官员外郎。武后长寿中擢天官郎中,迁天官侍郎。后为李昭德所挤,出为壁州刺史。卒时48岁。生平事迹散见新、旧《唐书·李素立传》、《旧唐书·李藩传》。鹏善文能诗,武后垂拱四年(688)曾游美原县神泉,遂赋《五言同韦子游神泉诗》。《全唐诗外编》收诗1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