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邦靖·枯骨的诗句(共1句)

枯骨简介

枯骨,汉语词语,拼音kū gǔ,外文名skeleton,指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,亦可泛指尸骨或枯瘦身躯。该词常见于描述生死转化的文学表达,既可指代朽骨实物,亦能引申为消亡状态的象征。其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与道家思想关联紧密,《庄子·至乐》以髑髅寓言阐释生死齐一观,张衡《骷髅赋》、曹植《髑髅说》皆延续此哲学思考。佛教典籍则借骷髅喻示色身空幻。唐以后发展出世俗化书写,如杜甫《逃难》"疏布缠枯骨"。该词最早见于《列子·杨朱》"润枯骨"之说,典籍中常作修辞载体。成语"冢中枯骨"出自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,喻指毫无作为之人。

韩邦靖(1488—1523)明陕西朝邑人,字汝度,号五泉。韩邦奇弟。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。授工部主事。上疏指斥时政,触怒武宗,下狱,夺职为民。嘉靖初起为西左参议,分守大同。岁饥,力请发帑赈饥,不报。遂乞归。抵家病卒。有《朝邑志》、《五泉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