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之世·纠纷的诗句(共2句)

纠纷简介

纠纷,汉语词语,拼音为jiū fēn,亦作“糺纷”,指争执不下或难以解决的问题,涵盖社会关系、利益冲突等多层面的矛盾状态,常见于法律、伦理及日常生活。其核心语义包括两种:具体争执事件(如邻里冲突)与抽象复杂难题(如法律纠纷),通过排解、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。

词源于汉代典籍,司马相如子虚赋》以“交错纠纷”描绘自然地貌的复杂形态。晋代至唐代文献延续此用法,宋明时期逐渐引申至人事矛盾,《宋书》《潜书》等开始用以指代社会冲突。近现代作家鲁迅、巴金、老舍等在文学作品中将该词具象化为家庭矛盾、民事争端等场景,完成了从物象描摹到社会隐喻的语义转换。异体词“纷纠”“纷糺”在古代文献中交替使用,印证其语义贯穿两汉至现当代的语言演变脉络。

李之世,字长度,号鹤汀。新会东亭人。以麟子。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(一六〇六)举人。晚年始就琼教谕,迁池州府推官。未几移疾罢归。著作极多,有《圭山副藏》、《剩山水房漫稿》、及《北游》、《南归》、《航》、《家园》、《泡庵》、《朱崖》、《息庵》、《水竹洞》、《不住庵》诸集。传世者有《鹤汀集》十卷,其中集七卷、文集二卷,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《凫渚集》。原刻《朱厓集》,一集《浮槎草》,二集《可庐草》,三集《歇园草》,四集《和苏草》,五集《韵语》,今已不传,惟附见于《鹤汀集》之中。《鹤汀集》前有李本宁《圭山副藏叙》、韩上桂《北游草叙》二文,可供参考。康熙《新会县志·艺文下》录其诗三十一首、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八首,《明诗纪事》六首。《鹤汀集》录有邑志小传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八一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