颙琰·封建的诗句(共1句)

封建简介

封建(拼音:fēng jiàn),汉语词语,源于西周分封制的封邦建国。该词包含三层含义:一指君主将土地分封宗室功臣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,中国周代开始施行,欧洲中世纪存在类似形态;二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;三形容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。

该制度可追溯至商代武丁时期对诸妇、诸子及功臣的分封实践。周朝建立后,通过分封王室子弟、功臣和地方部族首领,形成“封建亲戚,以蕃屏周”的治理模式,确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体系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暴露分封制弊端,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。汉代虽保留封国但强化中央集权,唐代柳宗元《封建论》等著作对此制度沿革有相关论述。

分封制下诸侯需向中央履行纳贡、征伐等义务,但世袭制易形成地方割据。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以封君与封臣间的土地交换和军事义务为特征,形成与西周分封不同的权力结构。中国封建社会形态自周秦延续至明清,存在区别于西欧的宗法制度和中央集权特征。

【生卒】:1760—1820
【介绍】: 即爱新觉罗·颙琰。清朝皇帝。高宗第十五子。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。六十年,策立为皇太子。次年正受禅,改元嘉庆。尊高宗为太上皇帝,训政。四年亲政。同月,赐权臣和珅自尽,抄没其家。自即位之初,白莲教军起事,历时九年,用军费银二万万两。浙闽沿海有蔡牵、朱濆军,活动亦经数年。十八年,天理教徒起事,其一部突入皇宫,更为前所未有之事。嘉庆后期,鸦片输入渐形严重,内地银两渐形短绌。政府财政日益困难,河患频繁,漕运不畅,统治衰落之形势已无法扭转。卒谥睿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