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瓒·封建的诗句(共1句)

封建简介

封建(拼音:fēng jiàn),汉语词语,源于西周分封制的封邦建国。该词包含三层含义:一指君主将土地分封宗室功臣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,中国周代开始施行,欧洲中世纪存在类似形态;二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;三形容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。

该制度可追溯至商代武丁时期对诸妇、诸子及功臣的分封实践。周朝建立后,通过分封王室子弟、功臣和地方部族首领,形成“封建亲戚,以蕃屏周”的治理模式,确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体系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暴露分封制弊端,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。汉代虽保留封国但强化中央集权,唐代柳宗元《封建论》等著作对此制度沿革有相关论述。

分封制下诸侯需向中央履行纳贡、征伐等义务,但世袭制易形成地方割据。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以封君与封臣间的土地交换和军事义务为特征,形成与西周分封不同的权力结构。中国封建社会形态自周秦延续至明清,存在区别于西欧的宗法制度和中央集权特征。

倪瓒的诗词曲代表作

倪瓒,元末明初画家人。初名珽,字泰宇,后字元镇,号林子、荆蛮民、幻霞子等。江苏无锡人。倪瓒家富,博学好古,四方名士常至其门。
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,浪迹太湖一带。倪瓒擅山水、墨竹,师法董源,受赵孟頫影响。早年画清润,晚年变法,平淡天真。疏林坡岸,幽秀旷逸,笔简意远,惜墨如金。以侧锋干笔作皴,名为“折带皴”。墨竹偃仰有姿,寥寥数笔,逸气横生。书法从隶入,有晋人度,亦擅诗文。与黄公望、王蒙、吴镇合称"元四家"。存世作品有《渔庄秋霁图》《六君子图》《容膝斋图》等。著有《清閟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