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·愁思的诗句(共1句)

愁思简介

愁思,汉语词汇,拼音为chóu sī,指忧虑的情绪或忧愁的思绪,兼具动词性的忧心与名词性的哀伤内涵。该词通过自然意象和生活情境传递情感,常见于古典文学表达。

其语义包含双重维度:一为持续性的心理活动,如“愁思无已”强调忧虑的延绵;二为具象化的情感投射,如“海天愁思”借空间隐喻扩展愁绪的广度。古典诗词常以杨、孤舟等意象承载其情感张力,形成情景交织的审美范式。

该词最早见于战国宋玉高唐赋》,汉代《汉书》用于刻社会群体焦虑。唐宋时期,柳宗元戴叔伦人通过苍茫景物深化其时空意蕴。明清小说及近代文学延续此脉络,瞿秋白散文中仍可见其心境描摹功能。

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乾隆(Emperor qianlong)是清代高宗年号,前后一共六十年,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。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、《四库全书》的编撰等。
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,1711年925日出生,于1799年2月7日逝世,清朝第六位皇帝,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,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,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。年号“乾隆”,寓意“天道昌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