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行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聊行弄芳草,独坐隐团蒲。
问客茅檐日,君家有此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草木虫鱼咏二首·其一宋朝·许安仁蝇钻故纸竟不悟,蛾扑明灯甘丧生。大似盲人骑瞎马,不知平地有深坑。
  • 2.《上清储祥宫宋朝·蒋之奇万计损珠宝,千章列栋楹。秋毫思颊挫,不日庆釐成。青简流芳远,丹书霈泽倾。袖人罔恫怨,道路沸欢声。
  • 3.《夏夜不寐明朝·李以龙暑气晚来收,空斋夜景幽。蝉鸣高木叶,船渡远江流。月色窗疑曙,风声枕似秋。不眠思旧侣,心折此淹留。
  • 4.《渡荆江清朝·牛焘万里金沙水,苍茫汇众流。浪融巫峡雪,声落洞庭秋。吴楚凭天堑,荆襄据上游。溯洄乡思切,彼岸更回头。
  • 5.《红崖道中望定西岭清朝·牛焘落日半衔西岭上,暮烟初起石桥头。千盘磴道穿云出,万壑松溪逐涧流。蒙段杳矣黄土迹,河山顿改碧榆秋。君看万里归图籍,虎视雄关作寺楼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