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言六首·瞢瞢俗所共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瞢瞢俗所共,察察与世违。
违世有百善,一疵恶皆归。
就求无所得,犹以好名讥。
彼哉负且乘,能使正日微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妇诗·肃肃仆夫征汉朝·秦嘉肃肃仆夫征,锵锵扬和铃。清晨当引迈,束带待鸡鸣。顾看空室中,仿佛想姿形。一别怀万恨,起坐为不宁。何用叙我心,遗思致款诚。宝钗好耀首,明镜可鉴形。芳香去垢秽,素琴...
  • 2.《去妾词元朝·孙伯善妾昔重颜鲜,抱裯十五年。阿母云亡主中馈,安排翁续鸾胶弦。新归主妇情未密,陡然两意生荆棘。推将怨隙在妾身,教妾彷徨留不得。翁今爱妾空有心,妾亦知君爱妾深。自古亡家...
  • 3.《毛太君挽词宋朝·吕陶善庆平生积,康宁忽考终。人间为上寿,闺内有清风。禄在兰羞彻,恩深綵诰空。惟馀九原泪,洒恨到无穷。
  • 4.《桧柏同本元朝·张师愚圃人植双树,枝叶翠相缭。遂使真心合,岁寒托绸缪。
  • 5.《次韵送张员外调选江西·其二元朝·释妙声江水春深荡客衣,皇华西去马騑騑。铨衡自任南曹重,斧绣犹兼直指威。下榻定留徐孺子,临江长忆谢玄晖。从容归接鹓行旧,谏疏频烦达紫微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