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孙子高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荡漾江南客,融怡席上珍。
一樽相别酒,千里独归人。
客路贫堪病,交情远更亲。
自惭儿女意,失泪滴衣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宋朝·周密步深幽。正云黄天淡,雪意未全休。鉴曲寒沙,茂林烟草,俯仰千古悠悠。岁华晚、飘零渐远,谁念我、同载五湖舟?磴古松斜,崖阴苔老,一片清愁。回首天涯归梦,几魂飞西浦,...
  • 2.《方时敏倅浚归浙江待次送行宋朝·张守嶷嶷玄英孙,闻风自鄞川。朅来苕霅间,王事亦复联。相遇一倾盖,论交即忘年。开口见城府,落笔生云烟。寻春五亭岸,钓月双溪船。杯行各酣适,箕踞忘拘牵。放辞发奇伟,搜句...
  • 3.《虎丘宋朝·释元肇沧海何年涌,秦传虎踞丘。池空剑光冷,坟缺鬼吟愁。石碍楼台侧,烟深草木浮。吴人贪胜槩,春尽亦来游。
  • 4.《宫怨明朝·余继登屏帷向月夜窗幽,坐对星河黯自愁。独有齐纨伴寂寞,凉风又到殿西头。
  • 5.《红白各半莲花·其二明朝·岑徵露华犹在日初曛,菡萏丛中独出群。赵后身边来赤凤,素馨田畔宴红云。氤氲入座幽香合,绰约凌波两色分。莫羡霓裳羽衣曲,一枝浓艳总输君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