泊姚江·山如碧浪翻江去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山如碧浪翻江去,水似青天照眼明。
唤取仙人来住此,莫教辛苦上层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悼亡三首宋朝·梅尧臣结发为夫妇,于今十七年。相看犹不足,何况是长捐!我鬓已多白,此身宁久全?终当与同穴,未死泪涟涟。每出身如梦,逢人强意多。归来仍寂寞,欲语向谁何?窗冷孤萤入,宵长...
  • 2.《江南汉朝·汉无名氏 鱼戏莲叶间,参差隐叶扇。鸀鳿窥,潋滟无因见。 鱼戏莲叶东,初霞射红尾。傍临谢山侧,恰值清风起。 鱼戏莲叶...
  • 3.《连旬大雪·其二元朝·吴当平施翠壑与丹崖,风磴云门处处埋。直待东风花尽发,却寻布袜踏青鞋。
  • 4.《过王季野妻施夫人墓因怀季野元朝·虞堪宝玦珠奁土一抔,东风原上使人愁。落花寂寂迷芳草,日暮王孙何处游。
  • 5.《送朱茂倩秀才由贵竹趋滇南省觐奉柬当路诸公明朝·朱多炡英妙鲁诸生,趋庭肯计程。所思官舍远,不惮鬼方行。前渡清湘水,先闻苦竹声。动人猿狖啸,劝客鹧鸪情。杂处风随异,夷居语未明。天低庄蹻垒,山隘武侯营。庶卉惟分色,昆虫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