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裴如晦秋怀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老叶已足蠹,风振犹在柯。
高高低低声,切切感我多。
不念四散飞,尖圆竞相磨。
当兹思再春,宛然同俟河。
莫惊衡山雁,莫问洞庭波。
徒闻汉武帝,独有横汾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更转·其五·无相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五更催。佛日凝然妙境开。超透四禅空寂处。相应一念见如来。
  • 2.《刘大卿挽歌词宋朝·陆佃许国丹心壮,传家素节清。葬无金碗送,庭有玉棺迎。红幕宾朋散,青囊宅兆成。惟馀原上月,犹是旧时明。
  • 3.《仙师岩元朝·严士贞地僻游人到者稀,参天老蔓挂斜晖。寒潭水静蜿蜒蛰,石壁云生蝙蝠飞。列嶂背阴林影薄,空岩溜雨日光微。我来不见仙师面,太息无言独自归。
  • 4.《别颜无咎明朝·何吾驺西堂环集尽群英,君独忧时似贾生。击节不愁江水阔,即看天上报澄清。
  • 5.《早春杂兴八首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翻怜童稚日,嬉戏入春多。买彩装灯胜,招群共踏歌。生年嗟老大,情兴与蹉跎。寂寞花前酒,风光又一过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