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董察推赴江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金陵从事去,不叹食无鱼。
尺鲤日登俎,故乡时得书。
衰荷摘短袂,秋藓曳长裾。
若见府公问,年来懒更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长歌行唐朝·王昌龄旷野饶悲风,飕飕黄蒿草。系马倚白杨,谁知我怀抱。所是同袍者,相逢尽衰老。北登汉家陵,南望长安道。下有枯树根,上有鼯鼠窠。高皇子孙尽,千载无人过。宝玉频发掘,精灵...
  • 2.《清阴谷明朝·王汝玉垂阳何靡靡,繁阴覆谷中。芳春信多美,预恐起秋风。
  • 3.《题高士图元朝·薛敬烟柳垂垂压草亭,千峰树杪向人青。是谁高坐飞泉下,木榻翛然似管宁。
  • 4.《中峰晚望明朝·朱国祚中官丙舍即花宫,松柏林前梵磬风。试向精庐高处望,楼台金碧夕阳中。
  • 5.《和饮酒·其十九明朝·李之世陶公无宦情,饥乃驱之仕。行藏不问天,卷舒惟任己。荣膴非所钦,薄禄非所耻。束带见督邮,不必问乡里。自我浮于海,悠悠历星纪。卑疏虽易容,迂薄亦可止。白发已盈冠,青尊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