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

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沐罢巾冠快晚凉,睡馀齿颊带茶香。
舣舟北岸何时渡,晞发东轩未肯忙。
康济此身殊有道,医治外物本无方。
风流二老长还往,顾我归期尚渺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又呈吴郎唐朝·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不为困穷宁有此?只缘恐惧转须亲。即防远客虽多事,便插疏篱却甚真。已诉征求贫到骨,正思戎马泪盈巾。
  • 2.《唐朝·若讷芽若是铅,去铅万里。芽若非铅,从铅而始。铅为芽母,芽为铅子。既得金花,舍铅不使。
  • 3.《逢唐伯刚太守元朝·叶兰十里平湖漾碧沙,小楼嘈杂拨琵琶。金钟酒注鹅儿色,春雨帘开杏子花。无限离愁攒客次,几番归梦绕天涯。若逢相识传书信,五月南风定到家。
  • 4.《海幢寺明朝·王邦畿离城呼小艇,隔岸过禅林。背地山形小,当门海气深。鹤过云有梦,松去月无心。对此清閒意,宁忘长者金。
  • 5.《山居述怀(壬寅)明朝·朱同投迹穷山休便休,閒身犹抱古今愁。百年自分田园乐,万里谁思社稷忧。郭令岂无陶令志,董生宁有贾生筹。经纶本是男儿事,莫理雕虫到白头。
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

苏轼(1037~1101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宋代重要的文学家,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嘉祐(宋仁宗年号,1056~1063)进士。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,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,贬黄州。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,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又贬谪惠州、儋州。多惠政。卒谥文忠。学识渊博,喜奖励后进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“三苏”。其文纵横恣肆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。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。 又工书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等。